南宫28:塞罕坝机械林场为“中国梦”贡献“中国绿”

本文摘要: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筑起京津绿色屏障记者贾恒摄眼下,塞罕坝机械林场迎来第57个秋天——落叶松挺拔青翠、蒙古栎红叶似火、白桦林金黄耀眼、七星湖云气氤氲,好一幅美丽画卷。

塞罕坝百万亩林海筑起京津绿色屏障记者贾恒摄眼下,塞罕坝机械林场迎来第57个秋天——落叶松挺拔青翠、蒙古栎红叶似火、白桦林金黄耀眼、七星湖云气氤氲,好一幅美丽画卷。三代人,57年,用青春、汗水、智慧在塞北高原营造出112万亩世界面积最大的人工林。

这些树木按一米的株距排列,可以绕地球赤道12圈。这些树木每年为京津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每年可释放氧气57万吨,成为拱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习近平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两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矢志不移献身林业。林场党委书记、场长刘海莹说,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嘱托,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更多“中国绿”。

“总书记给予我们林场建设者最高褒奖”“2017年8月28日,就在这个客厅,我们全家围在一起看《新闻联播》。”81岁的“林一代”技术能手任仲元回忆起《新闻联播》播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时,仍历历在目。

说话间,任仲元拿出一个笔记本,上面一笔一划地抄录着总书记重要指示内容。“‘人间奇迹’‘感人至深’‘生态文明范例’,总书记给予我们林场建设者最高褒奖!我听后热泪盈眶。我们习以为常的工作能得到总书记肯定,这辈子在塞罕坝值了!”今年75岁的陈彦娴,1964年放弃高考投身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她把最美的青春都献给了塞罕坝。

作为塞罕坝“林一代”代表,她到中央电视台参加过“时代楷模”颁奖,参加过塞罕坝先进事迹报告会,还到联合国生态环境署领取生态环保最高奖“地球卫士奖”。如今,尽管身体不太好,但只要有邀,她总义不容辞地前往。“总书记在批示中肯定了塞罕坝精神,把塞罕坝精神宣讲到更多的地方,让更多的山川变美,我必须去啊!”陈彦娴头发花白,但眼神却透着“不服老”的劲头。

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组织全体职工集中收看了《新闻联播》。那晚总场会议室里笑容伴着泪水,掌声雷动。如今,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实现命运转折的马蹄坑营林区“尚海纪念林”,一根根挺拔的林木胸径已达45厘米,每一棵大树都是一个“绿”的追求,每一道年轮里都是一种“绿”的向往。

“塞罕坝的绿色越来越浓了”“问一问自己来塞罕坝为了什么?问一问自己能为塞罕坝做些什么?问一问自己怎样把塞罕坝建得更美?”两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组织了一系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活动。学进脑里、记在心中、落在实处,备受鼓舞的塞罕坝人,开始向石质山阳坡要“绿”。

石质山阳坡造林是世界级难题,有专家断言种树难活。造林成本更是每亩达到1200元,超出国家补贴标准500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刘海莹说,塞罕坝人不能光算经济账,更要算生态账。2018年5月,坝上寒风凛冽,泥土尚未化冻,塞罕坝机械林场向最后1.1万亩石质山阳坡发起总攻。

“这片140亩,坡度将近40度石质山阳坡,就是我们最后攻坚的战场之一。”在阴河林场丰富沟营林区北沟阳坡,场长赵立群量树坑、测树高,查看樟子松苗长势。“这些树是在石头缝儿里种活的。

”赵立群用脚搓开几厘米厚的一层薄土,拳头大小的石砾一个挤一个。在这种地方栽树是个辛苦活儿,石头缝里凿坑震得手疼,人工背树苗勒得肩膀红肿。“再苦能有老一辈苦?再难能有马蹄坑会战难?”作为“林二代”,赵立群对植树增绿有一种执着。最终,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总结出大穴、客土、壮苗、覆膜、覆土等一系列严格的技术规范,实现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

到今年初,塞罕坝攻坚造林任务基本完成,造林成活率达到99%。幼树成林后,塞罕坝森林覆盖率将达到86%的饱和值,除去道路、河流、湿地和防火隔离带等区域,绿色将遍布塞罕坝的每一个角落。有人说,耗费极大人力财力,绿化的1.1万亩石质荒山,仅能让塞罕坝森林覆盖率提升不到1个百分点,不值得。

“1.1万亩林子,相比112万亩林地,面积确实很小,但每棵树、每亩林,都有其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刘海莹说,“塞罕坝的绿色越来越浓了,每一抹‘绿色’,都值得塞罕坝人追求。”“塞罕坝的森林质量越来越高了”塞罕坝机械林场林业科副科长常伟强手机里收藏着那期《新闻联播》。

两年来,2分19秒的视频,常伟强看了又看、学了又学。“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老一辈林场建设者给我们留下了百万亩林海,我们又能给‘后人’留下些什么?”在学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的过程中,“林三代”常伟强和同事们时常自问。新一代林场建设者们憋足一股劲,誓让塞罕坝山川更绿,森林更健康,发展质量更高。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塞罕坝森林经营承担着多重功能,既要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也要培育优质木材,还要满足森林观光游憩。

但由于塞罕坝机械林场多是大面积落叶松人工纯林,与优质天然林相比,在森林质量上还存在差距。“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要求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这为塞罕坝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

”负责林场森林经营工作的常伟强说,“现在塞罕坝的森林质量越来越高了,塞罕坝森林面积已经饱和,但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就能实现持续增绿。”目前,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加快编制《森林经营规划》,对所有林子进行精确的功能分区。他们用双脚丈量了每一片林子,根据不同林分,划分出自然保护区、景观林区、生态防护林区和商品用材林区等功能区,实施不同的森林经营措施。塞罕坝机械林场与河北农大合作开展的塞罕坝林木材性精准调查也已展开。

“以前林场只是卖原木,原木应用在哪些领域,材性如何?都没有后续跟踪。”在科研所工作的“林三代”付丽华说,追踪溯源深入了解木材的物理和力学性能,有望进一步拓宽原木应用范围,提升其经济价值和附加值。从2018年起,塞罕坝机械林场全面取消皆伐作业,降低林木采伐量和消耗蓄积。全面推广间伐抚育作业,通过“去次留好、伐劣保优”,不断提高森林质量,已成为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单位。

目前,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单位面积林木蓄积量,是全国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8倍。守住绿水青山,塞罕坝创造了价值难以估量的金山银山——塞罕坝现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昆虫660种,植物625种,大型真菌179种,是华北动植物物种基因库。在华北地区降水量普遍减少的情况下,当地年降水量反而增加60多毫米。塞罕坝首批森林碳汇项目预计产生净碳汇量470多万吨,若全部实现交易,保守估计经济收益可超亿元。

中国林科院评估显示,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超过120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记者李建成陈宝云)。


本文关键词:南宫28,南宫NG28,南宫NG注册平台入口,ng南宫国际app下载,NG28官网入口注册

本文来源:南宫28-www.51jdz51.com

Copyright © 2008-2024 www.51jdz51.com. 南宫28科技 版权所有   :ICP备11156732号-5